商品検索
カテゴリー
会員専用ページ
ログイン
メールマガジン
フリーページ
rss atom
ホーム 武術 カンフー その他
武林掌故

商品名:武林掌故
商品番号:g8_2571
編集者:張大為
言語:中国語
サイズ:25.0x17.2cm
ページ数:183P
出版:当代中国出版社
出版年月:2013年8月
ISBN:9787515402819

内容紹介:武林叢談 の姉妹編。中国武術界の物語と伝説を紹介する。



张大为,1943年12月生于河北唐山市,曾任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社长、总编辑,中国音像协会副秘书长兼北京汇宇国际版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,退休后受聘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口音像制品专家审查委员会。他于1957年拜程全宝为师学习“少林拳”,1959年拜吴斌楼为师学“戳脚翻子”。1964年参加北京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获得优异成绩,曾协助吴斌楼老师整理过大量拳谱。自20世纪80年代始,陆续在《体育报》、《中华武术》、《武术健身》、《武魂》、《武林》、《精武》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数十万字,论文《试论武术流派的产生、繁衍与发展》获首届全国武术论文研讨会荣誉奖。出版《武术谚语释义》(独著)、《吴斌楼戳脚翻子全书》(合著)等书,编导拍摄武术音像制品一百多集。当选北京武术协会第五届委员;北京武术协会第六届委员、理事、副秘书长;首届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。

目録


自序
说说武状元
练武的人都崇拜武状元,其实唐朝开始的武科考并没有武状元之称。中国历史上首名武状元出自明末,他叫王来聘,是崇祯皇帝亲选的。此后出的武状元,多有故事。

大儒颜习斋、李恕谷与武术
颜习斋(1635-1704),河北博野人,名元,号习斋,虽为大儒,却武功高超,因倡导习武而在武林颇有影响。李恕谷(1659-1733)是颜习斋的徒弟,于康熙庚午中举,随即归隐练武,独创两趟剑术,对习武者影响很大。

解读《大刀王五歌》
王五(1844-1900),原名王正谊,字子斌,河北沧州人,精通“披挂门”、“六合门”武艺,因善使一口超乎寻常的大刀,并且刀法纯熟、?义高尚而被武林人称为“大刀王五”。他的相貌、性格少有人知,却在一首诗中得到解读。

“魏氏一门”行侠仗义
武林所称“魏氏一门”,指著名武师魏昌义、魏赞魁、吴斌楼,三人均为河北蠡县齐庄人。魏昌义(约1840-1920)是清末民初的名镖师,以“戳脚翻子”见长,武林人称“赛毛遂”,曾是北京福源镖局的大镖头。魏赞魁(1854-1951)是魏昌义的徒弟,也是清末民初的名镖师,精通“戳脚翻子”,善使“牛头镋”,武林人称“铁腿”。吴斌楼(1898-1977)是魏赞魁的徒弟,精“戳脚翻子”,以“花鞭”、“快枪”见长,武林人称“花鞭吴”。“魏氏一门”三人多行侠仗义,仅每人举其一例。

“勇士”马永贞遭暗算
马永贞(?-1879),山东临清人,回族,是清末武林高手,精“弹腿”、“查拳”。武林人称“勇士”。然而,他恃勇托大,遭到上海流氓暗算而亡。

“鼻子李”功兼内外
“鼻子李”原名李瑞东(1851-1917),京东武清人,由于鼻孔外翻,武林送其绰号“鼻子李”。他精通六门武功,以内功外功兼长而声名远扬。他的高超武功曾受到慈禧的赞赏。

“醉鬼张三”的三个谜
“醉鬼张三”原名张长祯(1862-1945),河北束鹿人,久居京城,保过镖,护过院,当过把总和武师,护送清朝钦差赴过藏,精“内家拳”,尤善轻功。因其善饮,腰间挂一酒壶,走路摇摇晃晃而得武林绰号“醉鬼张三”。他的一生,有三个待解之谜。

“末代镖师”李尧臣
李尧臣(1876-1973),河北冀县人,精“三皇炮锤”,尤善蹿房越脊、飞镖暗器,以及“春点”隐语,他在清末民初活跃于镖局,以保镖从未失手而名扬武林,武林人称“末代镖师”。

“沱南侠”韩其昌
韩其昌(1895-1988),河北深县人,精“翻子”、“弹腿”、“连环套刀”,尤以“梅花桩”拳法见长。他为人慷慨,行侠仗义,被武林人称为“沱南侠”,又因其独臂垫大车而得“铁胳膊”绰号。

“查拳大家”张英振
张英振(1896-1977),山东冠县人,出生于“查拳”世家,精“查拳”、“查枪”,其“铁砂掌”、“弹腿”功夫高超,被武林人士称为“查拳大家”。1928年在南京第一届全国“国术国考”中荣获“道?剑”。

“花鞭”吴斌楼
吴斌楼(1898-1977),河北蠡县人,精“戳脚翻子”,“九节鞭”和“鞭里加刀”功夫高超。青年时落脚北京,当过镖局副镖头。在一次走镖中,凭“九节鞭”和“鞭里加刀”折服劫匪,从此获“花鞭吴”绰号。

“螳螂高手”单香陵
单香陵(1905-1983),山东黄县人,少年时学成“六合螳螂拳”,成年后“螳螂拳”武艺越发精湛,武林人称“螳螂高手”,曾以一掌击碎九块方砖为广和楼戏园解围而名动京城。

“武当独传”金子弢
金子弢(1906-1986),生于北京,年轻时以施主身份入武当山向道士李合林学得密不传人的“武当拳”。1980年作为浙江选手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表演“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”,使失传的武当绝技重现于世,被武林称为“武当独传”。

抗日英雄节振国
节振国(1910-1940),山东武城人,少年时学得少林拳术,精于棍棒,善于纵跳翻跌,练就“蹿缸”轻功,抗日战争时期刀劈日寇,后参加共产党的游击队,1940年在与日寇作战中牺牲,是闻名冀东的“抗日英雄”。

“陈式太极名家”雷慕尼
雷慕尼(1911-1986),湖北武昌人,年轻时因体弱拜师学“大红拳”,后学“杨式太极”,再学“陈式太极”,颇得“陈式太极”真传,是?高望重的“陈式太极名家”。

“格格拳师”爱新觉罗 · 受之
爱新觉罗·受之(1914- ),生于北京皇亲家族,为皇太极之后。少年习武,善使“花枪”、“春秋大刀”、“雁翅”,13岁参加国术联欢游艺大会,成为北京武术界女武童,中年办武术社培养武林弟子,人称“格格拳师”。

“神弹子”沈辅臣
沈辅臣(约1870-?),回族,河北沧州人,精“查拳”、“通臂”、“太极”、“八卦”,尤其善使弹弓,百发百中,武林人称“神弹子”。

“武林姐妹”杨沫、白杨
著名作家杨沫(1914-1995)、电影明星白杨(1920-1996)为亲姐妹,祖籍湖南,生长于北京,姐妹二人先后入四民武术社习武,均精“形意拳”和“太极”。在文学和电影界著名的姐妹俩因在武林中也有名,被人称为“武林姐妹”。

“八极高手”陈彦龄
陈彦龄(1924- ),河北枣强人,精“三皇炮锤”,兼习“罗汉”、“二郎”、“洪拳”,后专门拜师学习“八极拳”,师父边教边打,将其练成“八极高手”。

“三门四艺熔一炉”的马全福
马全福(1929-1994),北京人,8岁拜师练习“如意通臂”,又拜求多师,习得三家门派四种拳术,后在实践中将三家门派四种拳术熔于一炉,随意而发,自名“自然拳”,武林人称“三门四艺熔一炉”的马全福。

“高家八卦掌”传四代
北京高家“八卦掌”的第一代为高文成(1873-1920),传其子高子英(1908-1996),高子英传其子高继武(1942- ),高继武传其子高强。高家武功因四代传习,在武林享有盛誉,称为“高家八卦掌”。

“武林奇人”朱鹤亭
朱鹤亭,道号玄鹤子(道不言寿,故不宜写其年龄),山东青岛人,少年时在父亲督促下习练武术和各种道家养生功法,因他学识见解超凡、道家武功神秘莫测而有“武林奇人”之称。

“岳氏散手”称武林
“岳氏散手”是清末民初名拳之一,相传为宋时岳飞所创,传于世后,经刘仕俊、刘成有、刘?宽、纪?、陈子正、郭成尧等著名武术家继承创新而发扬光大,今已演变为四支而著称于武林。

武人从艺 艺人习武
中国武林,历来多有武人从艺、艺人习武的现象。出生于武林世家的杨小楼武功高强,成为京剧名家;京剧大师谭鑫培武功超凡,曾作为武师护过院;京剧“四大名旦”之首梅兰芳精通“剑术”和“太极”……

天桥名把式
北京老天桥曾是武林名把式聚集之地,武林名人“中幡”宝三、“神弹子”张玉山、“跤王”沈三、“大刀”张宝忠……一个个武林高手,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。

火神庙内四民社
清末北京火神庙内曾办起四民武术社(简称“四民社”),一百多年来,从这里走出多少武林高手,已不可数。

隆福寺中“通背拳”
曾是北京香火圣地的隆福寺也曾是武林精英集中的地方,“北方大侠”曾居于寺中,武林中的王氏绝技,也从这里流传下来。

銀行振込と郵貯銀行振込及び PayPay支払いがご利用可能です。入金先はご注文後メールにておせらせ致します。振込手数料はお客様負担とさせて頂きます。
商品の配送には、基本的に中国郵便局の国際航空便にて北京から直送いたします。送料は、全国一律880円。複数商品のご注文は、同一梱包が出来ない場合も送料1点分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。
JCCBOOKS中国書籍ネットショップ